對于言語和語言失調兒童,教師所應起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使孩子把學說話當作一種享受。至少有三種基本方法可以使學說話變得妙趣橫生:
1)教師可以組織有趣的活動,并將此作為孩子練習說話的主題。
2)如果對孩子合乎要求的言語和語言給予報償(有時可以是物質獎勵),那么,孩子就會感到正確地進行交談“于已有利”。
3)當孩子說話的時候,教師要用目光同他交流,同時要對孩子講話中帶感情色彩和認識性的內容作出適當的反應。這樣做,教師就能成為受孩子歡迎的聽者。
對說話不流利或口吃的孩子,教師必須耐心、精力集中地聽,并且讓他們把話說完,而不是替他們說話,而且絕對不能有任何嘲諷的表示。當然,我們并不是說教師應該避而不同孩子談他們的困難;忽視或否認問題均于事無補。對于教師來說,重要的是讓這些孩子知道他們的困難所在,同時避免讓孩子在說話時感到急躁和緊張。
為了學會正確發(fā)音和使用嗓音,孩子要認真聽別人的話語和語音。一些孩子在昕別人說話和識別其特點方面沒有進行過有指導的練習,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活動讓孩子只通過嗓音識別著名人物,然后說明其彼此區(qū)別的特征。教師還可以幫助孩子分解某些語音,然后再練習發(fā)這些音。
如果孩子不聽自己講的話,他們就很難在言語上大幅度進步。孩子最終必須學會在說話的同時監(jiān)聽自己的嗓音。有些孩子從前沒有得到過注意聽自己講話的鼓勵,因此需要有人幫助他們學會自己識別自己的發(fā)音,嗓音和語流特點。教師可以經常教他們聽相互說的話和利用錄音機有效地聽自己說的話。言語/語言病理學家可以就為孩子錄音的問題提出具體建議。一旦孩子能認識自己的言語與語言示范樣板之間的差別并能加以糾正,教師就應立即設法讓孩子實踐這些新學會的技能。
教師在向言語/語言病理學家請教時,如能準確描述孩子言語和語言的相應特征,那他就會在教學中取得最佳效果。當觀察孩子時,應記住如下問題:
1)孩子能說多少話?是否只有在與教師、一個孩子或幾個熟悉的同班同學交談時說話才輕松自如?
2)其他孩子對這個孩子說話的反應如何?他是否被忽視,嘲笑或模仿?
3)孩子能在多大程度上聽別人說話?是否需要為他重復某些話?他在什么條件下可以聽見或聽懂別人講的話?他是否像別的孩子一樣聽懂了對他說的話?
4)孩子說話是否清楚?他的語音錯誤是否比大多數同齡孩子多?他是否有可能識別經常發(fā)錯的語音?
5)孩子說話的速度如何?節(jié)奏是否異常?說話時是否經常重復,拉長聲或停頓?
6)孩子的嗓音可以調節(jié)到何種程度?音質是否異?;螂y聽?(請注意,長期嘶啞的嗓音可能表明出現(xiàn)了與健康有關的問題。)孩子嗓音的音高和音量是否與他的年齡,性別和所處環(huán)境相符?他能否正確使用重音和語調?
7)孩子的語言表達程度如何?他掌握的詞匯量是否與他的年齡相符?他能否正確使用語法,句法和詞法?他能否有條不紊地講故事或發(fā)出指示?他說的話是否有實際意義?
大多數有言語和語育問題的孩子都在普通班就讀,因此,幫助他們掌握有效的交流技能是教師的重要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