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不再一有什么事就跑到父母身邊尋求幫助了。他們不想借助父母的力量,也不想讓父母擔(dān)心,所以首先會想到自己來解決問題。
那樣的話,父母應(yīng)相信孩子具備“會”的能力。在一旁守護吧!相應(yīng)的,如果孩子跑來和你商量,那一定要好好地問,支持他度過難關(guān)。
但是,如果父母只是像問問“怎么了”這樣直白地表現(xiàn)出擔(dān)心,孩子也許就會猶豫該不該說了。而這位媽媽以很放松很溫和的“什么事呀”來接孩子的話,使得孩子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說了起來。
不過孩子的那些話聽起來可真是支離破碎呀!
這是正常的。你也有過越是想立刻表達出來越是說不好的經(jīng)歷吧?“想讓對方聽”的心越是迫切,就越不會考慮對方聽不聽得懂,反正腦子里想到什么就說什么。
而聽眾有時會被卷入其中,自己也頭腦混亂,更別提什么支持了。這時如果一再打斷說話者的話來確認意思,要求他“說得明白點兒”,那可能就會導(dǎo)致說話者沒有說的意愿了。
實際上那些不知所云的話,其實正是說話者心里混亂的真實寫照。
所以首先就來聽聽這些混亂的話吧。然后,為了再現(xiàn)孩子的經(jīng)歷,理順這些話來問。這樣孩子就會感到“他理解我了”,而變得安心。就像這位母親一樣,再加上一句“真是不得了呀”這樣有共鳴的話,就更令孩子安心了。
通過理順孩子的話,也能整理其混亂的心。于是,孩子就能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問題,也就很容易萌生出“想做點兒什么”的想法。美雪的“怎么辦”就是個信號。
這時候,媽媽就從被動的聽的一方轉(zhuǎn)變成了促進問題解決的問的一方。
首先問“你想怎么辦?”來促進孩子的思考。然后一邊肯定孩子的回答,一邊用“還有呢”來進一步地促進、支持其找到更好的答案。你看第二天早上美雪的表情,她很開心吧?理順心情找到答案的喜悅,會轉(zhuǎn)變成克服困難的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