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將在今年9月入園,那么就從現(xiàn)在開始幫寶寶做好適應(yīng)新生活的準備吧。
用哭聲拴住母親
一年多了,婉兒一直像一塊小年糕,粘在媽媽身上。在婉兒快2歲的時候,婉兒媽考慮到婉兒該上幼兒園了,決定先試試女兒能否離得開自己。在一個婉兒挺高興的時刻,媽媽示意讓保姆和婉兒玩,說聲再見,就出門了。門剛關(guān)上,婉兒的哭聲便從門縫里頑強地鉆了出來,把媽媽牢牢地吸住,再難挪動半步。就這樣,媽媽在門外堅持了近半個小時,婉兒足足哭了30分鐘。本想從2歲開始送孩子入托的婉兒媽,宣告第一次實驗失敗。
孩子在尋求安全感
分離焦慮是孩子離開母親時出現(xiàn)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最親近的人從視線中消失了,孩子會一下子不安起來:媽媽在哪里?我要找媽媽!孩子會用喊叫、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呼喚媽媽的出現(xiàn)。大部分孩子從七八個月起,就會明顯表現(xiàn)出這種分離焦慮,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分離焦慮的出現(xiàn),與孩子的不安全感有關(guān)。最初,這種焦慮的出現(xiàn),是具有特殊的適應(yīng)意義的。因為,它促使孩子去尋找他所親近的人,或者發(fā)出信號,呼喚媽媽的出現(xiàn)。這是孩子尋求安全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焦慮中的孩子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有時,他們甚至表現(xiàn)出不吃、不喝、不玩,這些平時最能引起親近的人關(guān)注的行為,現(xiàn)在成了他用來呼喚親人的一種方法。當然,其他的活動可能就進入不了他們的視線了。焦慮還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剛?cè)雸@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發(fā)燒、肚子疼等等。
什么樣的孩子分離焦慮更強烈?
新生入園,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有的哭得時間長,有的哭得時間短,有的孩子不怎么哭。究竟什么樣的孩子分離焦慮更強烈呢?
1.敏感的孩子。有些孩子比較在意環(huán)境的變化,有時很細微的變化都可能引起他們的強烈反應(yīng)。像入園這樣環(huán)境的大變化,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一種太強的刺激了,他們往往會難以接受,表現(xiàn)出強烈的分離焦慮。
2.受到過度關(guān)注的孩子。孩子的生活中,如果從來都是有親近的人伴隨左右,而且,幫他的人又非常細心,能夠理解孩子每時每刻的需要,及時幫他解決一切問題,那么,他就不會知道,親近的人不在身邊時該怎么辦。
3.身體狀態(tài)不好的孩子。受到疾病困擾的孩子,會表現(xiàn)得比他健康的時候更纏人。因為他很難表達清楚自己的病痛,只有細心的媽媽才能體會得到。此時此刻,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回到母親的懷抱中,找回那舒適的感覺。
孩子在說,我還沒有準備好
此時,孩子的哭聲在訴說些什么?孩子在說:媽媽,我還沒有準備好,在這里,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很害怕。
很少有孩子2-3歲就準備好要進入一個集體環(huán)境中去生活的。一直生活在家庭的溫柔鄉(xiāng)中的孩子,與養(yǎng)育者之間的親情是他們的最大滋養(yǎng),也給了他們最大的安全感。突然的分離給孩子的壓力是巨大的。婉兒媽預(yù)料到孩子可能會有問題,要試一試女兒是否離得開自己,比起那些不尊重孩子的狀況,按成人的主觀意志來決定孩子是否入園的做法,要明智了許多。?是,婉兒媽又做得有點太突然和生硬了,如果她多了解一些孩子發(fā)展的特點,掌握一些分離準備的原則,也許就可以把這個和孩子分離的過程做得更緩和平穩(wěn)些。如果你的孩子將在今??月入園,那么就從現(xiàn)在開始幫寶寶做好適應(yīng)新生活的準備吧。
能減緩分離焦慮的入園準備6原則
1.分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開始,爸爸媽媽可以短時間地離開孩子的視線,但要讓孩子聽到你的聲音。以后,這個時間可以加長,讓孩子形成信任:現(xiàn)在爸爸媽媽不在,但不久會回來。
2.“少”一些理解,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3.改變關(guān)注方式,把關(guān)注的重點從孩子每時每刻的生活需要轉(zhuǎn)向孩子心理成長的需要。有時候,也許要刻意放慢自己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快速反應(yīng)習慣,留一點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應(yīng)付困境。
4.要讓多一些同伴,讓孩子在交往中學會與同伴相處。
5.多一些照顧他的人,讓孩子與更多的成人建立信任關(guān)系。
6.適當訓(xùn)練,讓孩子學會必要的生活技能: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上廁所、自己洗手吃飯、自己穿衣服……
7.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和老師,減少入園后的陌生因素。
幼兒園的經(jīng)驗:
安心入園,熟悉是關(guān)鍵孩子在入園初期出現(xiàn)分離焦慮的問題,重要是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感到陌生,對不認識的人感到恐懼。我園嘗試了以下一些辦法,幫助寶寶安心入園,適應(yīng)新生活。
1.照片上帶著老師的期待 我們?yōu)槊课患磳⑷雸@的寶寶準備了一張班級老師的合影,并在照片的背面寫上一段給寶寶的話,說明老師對寶寶的期待。這樣,寶寶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熟悉老師,知道老師說話的語氣。
2.入園前家訪 面對面的溝通,讓老師可以更詳細地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爭取在入園后幫寶寶找到家的感覺;讓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要求提前做一些準備并把心放寬。老師還會帶來一些準備好的小動物貼畫,讓寶寶和家長一起挑選自己喜愛的小動物,貼在家里明顯的位置上,來幫助寶寶認識自己將在幼兒園里使用水杯、毛巾的標記,入園后,寶寶就不會為找不到自己的東西而著急了。同時,孩子在家庭環(huán)境中這樣和老師交流,會進一步減輕陌生感。
3.松散入園 在寶寶正式入園的前一周,請家長和寶寶一起來幼兒園過幾天幼兒園生活。寶寶因為有媽媽的陪伴而安心,能以較開放的態(tài)度探索幼兒園的環(huán)境;媽媽因為了解了幼兒園的生活安排和老師的情況而放心,媽媽的這種情緒,對孩子也有很好的影響。
4.分享活動 松散入園的第三天,請寶寶們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圖書帶到幼兒園來,和同伴們分享。幼兒園還準備了水果沙拉、牛奶等讓寶寶和家長一起品嘗,相互講述沙拉中自己喜歡的水果是哪個,是什么顏色的,等等。小朋友之間在輕松的氣氛中相互熟悉起來。
(北京市朝陽區(qū)安貞里幼兒園 張 衛(wèi))
哭聲依舊
盡管入園前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到真入園的時候,有些孩子還是哭得很厲害。入園前靈兒媽就帶著靈兒到幼兒園看過好幾次,見過帶班的老師,還給靈兒講了許多道理:幼兒園有小朋友,幼兒園有新玩具,幼兒園的老師像媽媽,等等。結(jié)果,入園的第一天還算好,靈兒很快被新玩具吸引,媽媽得以脫身。第二天,靈兒就不干了。從起床就開始哭,一直哭到了幼兒園。聽著靈兒的哭聲,媽媽覺得心都要碎了。
焦慮,不是講道理能夠解決的
在情感問題上,孩子通常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的。一個新環(huán)境他能否適應(yīng),通常并不取決于成人告訴他這里有多好,而在于他在這個環(huán)境中獲得的實際感受。比如,是否受到了他所需要的關(guān)注,各種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滿足,能否擺脫對母親的思念,啟動新的游戲,等等。焦慮,不是靠講道理能夠解決的。
第一天入園不哭,并不代表孩子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新環(huán)境。特別是那些媽媽在游戲時悄悄離去的孩子,在發(fā)現(xiàn)媽媽不見之后會特別失落。另外,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孩子要應(yīng)付的不僅僅是環(huán)境陌生的感覺,還有種種生活上的不便:喝水、吃飯、穿衣、小便,每件事都和在家不一樣,都沒有媽媽的幫忙。如果孩子應(yīng)付這些事情的能力比較差,那么焦慮便會更強一些。
爸爸媽媽也離不開孩子
每年的9月1日,幼兒園小班的哭聲,都像一根根無形的繩索,緊緊拽住外面的爸爸媽媽們的心。平時,這哭聲就是沖向孩子的命令,今天,卻要讓爸爸媽媽踏著這哭聲離去,談何容易!
分離焦慮并不是都發(fā)生在孩子身上,有時,我們從孩子的撫養(yǎng)者身上也會看到這種焦慮。焦慮的雙方,往往有一種很強的依戀關(guān)系。成人擔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安全問題,而是在急孩子之所急,想孩子之所想,不能確定孩子離開了自己,是否能快樂地生活。面對不確定,誰能放心呢?
此外,依戀孩子的父母,其實也從孩子的依戀中尋找到一種自我的價值感:孩子需要我,只有我才能理解他的一切;孩子信任我,只有我才能照顧好他。
但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孩子如何才能開始學會信任別人?
如果孩子也從父母那里讀到了同樣的焦慮,那么,他自己的焦慮也會被進一步放大。要幫孩子走出焦慮狀態(tài),爸爸媽媽首先自己要放松些。
如何讓孩子早些走出焦慮狀態(tài)?
1.承認 當孩子哭的時候,你說“這有什么好哭的,幼兒園多好呀”一點兒也沒用,只能讓孩子覺得,你一點兒不理解他的難處。還不如告訴他,你知道他很難過,好多事情還不知道怎么辦,但你相信,孩子是會找到辦法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2.設(shè)計告別儀式 無論如何,悄悄溜走的方法都不可取。孩子從實際中學習的能力是很強的。第二次,他就會放棄他喜歡的玩具,牢牢地看住你。設(shè)計一個和孩子獨特的告別方式,比如,到窗口和媽媽再見,和媽媽擁抱一會兒再再見等等,都會產(chǎn)生特殊的效果。
3.依戀物 和幼兒園老師協(xié)商,讓孩子帶上一件平時在家最喜歡的玩具上幼兒園。一件孩子所依戀的玩具,能減緩孩子的焦慮。
4.和伙伴建立更密切的關(guān)系 邀請一兩個幼兒園同班的小朋友到家里來玩,或一起在戶外玩。在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下,孩子之間容易建立比較好的關(guān)系。而且這種關(guān)系會幫助孩子適應(yīng)一個新環(huán)境。
5.聊聊幼兒園的開心事 這不是講道理式地說幼兒園好,而是和孩子聊聊在幼兒園的生活,強化其中快樂的體驗。
6.及時發(fā)現(xiàn)生活難題 有時候,不會上廁所、不會系扣子都有可能成為孩子不愛上幼兒園的原因。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訓(xùn)練,提高生活技能,也是緩解孩子焦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哭過之后,孩子學到了什么?
幾乎每個新入園的孩子都要過哭這一關(guān)。我們有沒有想過,通過這一哭,孩子也有不少收獲?
首先,哭,宣泄了孩子的焦慮。心理學認為,哭是在自我修復(fù)。孩子所經(jīng)歷的緊張,如果不表達出來,會以內(nèi)在壓力的形式堆積在體內(nèi)?,F(xiàn)在,流眼淚就是一種釋放方式。
其次,孩子會發(fā)現(xiàn),哭,不再像以前那樣,瞬間就能喚來媽媽,有些事必須自己去面對。
再次,孩子發(fā)現(xiàn),和媽媽的交流可以用哭、用動作,和老師、阿姨的交流卻需要語言,清晰的語言。
第四,幼兒園的老師、阿姨也會幫助他,只不過和爸爸媽媽的不一樣。
上幼兒園,是孩子成長之路中的一個比較大的臺階。第一次和親人長時間分離,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意味考驗。路的確不平。但是,沒有哪個人的路永遠是被鋪平的,是能夠按理想的設(shè)計來走的,入園時的分離也一樣。孩子邁上了這個臺階,便為自己面對未來的坎坷又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
家長的經(jīng)驗:
二十分鐘的路,走了一個多小時
石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只有1歲10個月,但他只哭了三天,這是我沒想到的。入園的第二天早上,石軒就說什么也不肯去了。我的態(tài)度是,既堅持,又寬容??蘼曋?,我抱著他出了門。也許是感受到我的堅決,石軒也安靜了下來。我當然也希望孩子能夠進一步放松,就把他放下,我們邊走邊玩。路過面包房,我們就停下來吃飽了再走,反正這么晚到幼兒園也沒有早餐了;看見一只小狗,他得停下來和它玩一會;看見老爺爺提個鳥籠子,上面蒙著布,他的過去問問里面放的是什么;甚至看到垃圾桶,他也要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我知道他是在磨蹭時間,但我沒有阻止他。其實,我心中和他一樣難以割舍。最終,我們還是走到了幼兒園門口……就這樣,我堅持著,上幼兒園的路漸漸地變得不那么長了。
(北京陶然 石軒媽)
同伴好,適應(yīng)快
豪兒敏感、內(nèi)向,有過一次入園失敗的經(jīng)歷,我對他再上幼兒園,真是用心良苦。首先是選老師,這次的兩位老師都是年輕的母親,親切面善,我把兒子的情況向她們說明,希望老師對他有所了解,并多關(guān)照他。其次我希望有個他熟悉的小伙伴和他結(jié)伴入園。正好,小堂哥比他大3個月,家人一商量,把他哥倆就放在了一個班。兩個都較膽小的人在一起,也許是彼此有個照應(yīng),入園沒多久,豪兒就愛上幼兒園了。但還是很膽怯,也不夠活潑。于是,每天接他時,我盡可能在幼兒園多逗留,和老師交談,和他們班的小朋友們玩耍,并結(jié)識幾個投緣的小朋友的家長,相互交流孩子的情況。放假時,我會邀上他們班的小朋友,騎上小自行車結(jié)伴在戶外游玩或互相竄門。有了這些相互熟悉的機會,漸漸地,豪兒開始合群了,如今,豪兒已經(jīng)有4歲了,在班上和小朋友們玩成一片,人也活潑開朗,喜歡聽老師上課了。